——庄松林院士超级团队为光电学院2018级大一新生上工程导论课
载誉满堂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否如科学研究般的严肃刻板?同样经历了大学生涯的庄院士,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光学领域的领先人物?刚入学不久的大一新生,对自己的专业认知又存在哪些疑惑?11月23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沙2004路线js5光电学院院长庄松林教授携其带领的光学工程学科超级团队下的五个创新团队中的骨干教授给光电学院2018级全体大一新生带来一堂特殊的工程专业导论课。
本次导论课的讲师阵容空前豪华,除庄院士外,超精密光学团队的张大伟教授、太赫兹波谱仪影像团队的朱亦鸣教授、医学光学团队的郑继红教授、纳米光子学团队的郭汉明教授和超快非线性光学团队的刘一教授5位教授先后上台用一个个生动又贴近生活的例子为同学们讲解各自团队的研究方向,提升了同学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打开了同学们对光学领域的“好奇之门”。庄院士最后压轴上台,以其座右铭“心比天高,脚踏实地”为主题做了发言。
庄松林院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从事科研几十年的体悟给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们指点迷津,拨开科学研究的迷雾。庄老师首先从自己的求学经历讲起,他16岁进入复旦大学物理系就读,期间因肺结核而被迫休学9个月,休学期间,他在家中坚持自学。返校后按规定应留到下一年级,庄老师不愿意晚一年毕业,于是他向老师提出请求要求照常参加考试,结果5门课全5分满分的考试结果使他顺利地跟上了原班级,最终按时毕业。庄院士通过自己的努力,1963年在复旦用当时较为先进的计算机编程,将原计划10个月完成的中心光谱仪的光谱计算,通过编程用2个小时完成任务得出正确结果。这更坚定了他的想法:在任何部门任何岗位都可以做出一番成就。
庄院士每天下班后坚持去图书馆看书,坚持不懈的自学数学和英语,这些都为他日后能够留美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美国花了不到两年读完了滨州大学博士,创下滨州大学读博士时间最短的记录,期间共发表32篇论文,庄松林院士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告诉在场的大一新生们,坚持学习不会错,总会有用得到的时候。庄院士还结合自身体会告诉大家如何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成才与否与社会、环境固然有关,自身因素仍占主体。
这种坚韧的品质让同学们深深为之折服,也正是这些品质帮助他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心比天高,脚踏实地”,这八字箴言是庄院士一直以来的座右铭,也是他对新生们殷切地勉励。
结合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庄院士鼓励学生,要“养成读书习惯,精读一本书,把厚书读薄,要培养广泛的兴趣与团队精神”。庄院士认为,大学学习最重要的是掌握基本概念,他不主张看很多参考书,而是精读一本书,把书里每句话都看懂,有不懂的地方就去问老师。教科书要看,其他人文类的数也要看,开卷有益。通过读书,培养自己学习的能力和好的学习方法。以后到了工作岗位上,从事的工作不一定和所学相匹配,但方法是永恒的。此外,他还鼓励学生培养创新的能力,面对任何一项工作,甚至作业习题,都想想是不是有别出心裁的地方,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
庄院士对科研严谨认真的态度,艰苦奋斗的人生经历,无不令人折服,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庄院士为自己学习和做人的榜样,学习他坚持不懈的求学精神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希望今后在学业上有更大的成绩,在生活中做一个有追求、人格高尚的人。最后,庄院士寄语在场学生:在今后四年的学习中,希望你们们能在学业上积极和老师同学探讨,互助共赢,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